《珍瓷荟萃》之三,傳世明清宫廷瓷器

甜白釉沥线凤云纹青花玉壸春瓶 明永乐二年

高32公分,口径8.5公分,底径10.7公分。

      瓶底赏賜款:大明永樂皇帝朱棣御赐太子少師姚廣孝赏用 永乐二年春。 姚廣孝(1335-1418年)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他辅佐朱棣起兵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为帝,开创"永乐盛世"。朱棣登基为永乐皇帝之后,姚廣孝仅接受太子少师之官职。此瓶为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皇帝朱棣赏赐姚廣孝的玉春壶瓶⋯历史记载与赏赐款融汇考证附合历史史实。此赏赐款玉壸春瓶体现了宫廷内制造的不可企及的高超艺术造诣之外,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也极其重要。"另有舘藏标签"ONESTUS BENE DICTUS R.B"及"M237"舘藏编号。

      此瓶喇叭状口,细颈,胆形鼓腹,圈足。造型精致挺拔,俊秀端庄,釉色白润如玉,清甜滋润,为明代永乐朝独特著名的"甜白瓷"。其沥线纹(似出筋)勾勒出凤纹、云纹,两只展翅飞凤上下相对飞舞於朵朵云彩环绕中。其颈部沥线勾绘缠枝叶纹,其间晕染似水墨青花,青花发色浓艳,见黑点结晶斑等苏麻离青釉之特点。使用的苏釉应该是元代之遗存。历史记载,郑和下西洋从伊斯兰、波斯地区带回青花料,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1405年而此瓶制作於永乐二年即1404年。瓶下部八瓣沥线叶纹及花卉,其沥线鼓凸匀均简练,线条流畅。其中填青花釉同样十分明艳,可见不平结晶斑似鉄銹状等苏麻离青特点,十分特殊的美丽。其底圈足露胎似糯米状,有沙状窑粘。永乐甜白瓷官窑瓷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几十道工序,是可遇不可求的历史遗存。

浅绿地绿釉鳥、魚花卉纹十瓣葵口洗 永乐二年春

高4.6公分,口径19/19.2公分,底径15.8/15.4公分。

      此洗底部青釉书写赏賜款: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賜淇國公丘福赏用 永乐二年春(公元1404年)"Muser Pince Angers"标签及及M57-36墨书编号,这是創建於1875年法国的翁热美术舘,是该舘1936年收藏。另一标签为"R.B"也是一个知名的收藏机构。历史纪录是出世纸也是历史传承的足迹,非常之难得和重要。 此件十瓣葵口洗,造型精致灵巧,釉面浅青绿,色泽清雅柔和悦目,其绿釉墨线勾绘鳥、魚、一束莲,鳥飞,鱼游,莲叶等纹饰,及洗子边十朵如意莲,体现了永乐皇帝朱棣刚入主南京称帝之时的论功行赏及祝愿國运昌隆的盛况。

      朱棣1403年登上皇位,为大明永乐皇帝,武将丘福为朱棣登基战功卓著,被封为淇国公,中单都督府左都督。器底铭文写明是永乐二年,永乐皇帝朱棣親赐淇國公丘福赏用此洗。历史史实与御题是吻合的。瓷器底部用垫烧留下窑粘,有结晶状,伴火石红,当时烧窑造成的缺陷,也是时代的印记。

      历史上1860年英法联军把园明園搶窃一空。1900 年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博仪携带文物外逃。宫内的监守自盗。1950到1980年代文物商店的創汇外卖。文革打砸搶烧之后抄家物资的外流。八十年代大开发出土文物外流。都使大量文物流出海外。我们海外藏家有责任使之回归祖国。  

绿地轧道八桃五蝠梅瓶 大清雍正年制

高31公分,口径5.1公分,底径12公分。

      瓶为小口、园唇外卷、短束颈、溜肩、瓶腹修长、束腰至底、瓶底略外撇、餅底内圈施白釉,青釉书写"大清雍正年製"款。型制典雅端庄,气宇超凡。此瓶白胎细腻滑润如玉,轧道嫩绿地厚实似洋彩,清三代轧道地为针状工具划刻而成,为官窑中重器之特征。整瓶在褐、兰彩树枝之上绘画,呈胭脂红点染出深浅浓淡和有斑点的八桃。果实呈甘熟欲滴之状。仙桃呈玻璃光泽,有立体感,比粉彩浓艳,其间绿叶阴阳反侧,尽显風中摇曳俯仰之姿。与仙桃互为相衬的有五蝠闻香飘至,饒添生趣。与嫩绿轧道地及盛开的桃花构成亮丽清新,文雅精细的画面,非常完美。为寓意祥瑞喜庆的"福寿双全,子孙延绵"的御瓷隽品。重点是体现雍正帝胤禛出类拔萃的审美品格及当时宫廷艺术出神入化的精湛技艺。

      纵观清三代,绘八桃为雍正独有,乾隆时则绘九桃,故向有"雍八乾九"之说。马未都讲课中也说明,八桃为雍正朝独有。与底款"大清雍正年制"相一致。 生活需要文化滋润,玩收藏从去伪存真入手,把玩学习,才庆欣相遇,亮眼,喜爱,到爱不释手,珍惜,敬畏⋯。一波一波的都是无以类比感觉。谢谢当今学者、藏家、拍卖公司为我们海外藏家提供众多的学习的机会和途径。

粉彩轧道花卉梅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高32公分,口径4.3公分,底径11.4公分。

      此瓶的胎体瑩润洁白坚细,份量较重。底足呈玉璧形,中央园脐内施釉平整清亮,内青花 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款,六字三行,外围双圈。青花发色浓重,字体笔划遒劲,端正清秀。底足滑润旧气而古朴。梅瓶形制挺秀,给人端庄、娟秀、贵气的美感。小口微撇出沿,口沿鎏金,瓶微溜肩,丰满上腹,下腹渐收至脛足。此瓶为轧道花地,呈娇嫩湖绿色。轧道工艺在似珐琅质的釉面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拔划出细如毫芒的花纹,似刻入胎体,非常流畅灵动。此种工艺颇费功力,清宫内务府记事挡中称这种新創纹飾为"錦上添花"为宫廷官窑重器的纹飾。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玉兰花、梅花错落绽放,佈局疏密有致,似工笔画般的精细构成极美的画面。粉彩为当时創烧的新品种,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它有新創"玻璃白"打底,使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还呈现近乳浊般柔软细腻的色彩⋯增加温文尔雅的韵味,又有色彩滨纷的惊艳。此种粉彩又称"软彩"在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鼎盛,而雍正时期粉彩御瓷为历史上最精美的粉彩瓷器。 此瓶肩部书"己向丹霞生淺晕,故将清露作芳塵。"诗句,阳刻红印《佳丽》《清香》,阴刻红印《古色》。

      在寒冬,疫情的阴霾中,细品它的阳光与温馨,把我们带入感恩节的喜庆之中。 

金口郎窑红水盂 康熙

高5公分,口径8.4 公分,底径7.2公分。

      此器小中见大,底部金粉书写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口沿为金口(可能是乾隆皇帝题诗之后抹上了金口,这是与纽约三大拍卖公司之一的Bonham 中国部门资深负责人Michael Hughes讨论过,他的看法与我们一致) 乾隆皇帝御题诗中,不仅鉴赏到郎窑红之美而且道出了它的传承。

      乾隆御题诗: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寶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画是空。 數典宣窑斯最古, 誰知皇祐德尤崇。

      乾隆己卯孟秋月御题,即1759年 乾隆皇帝前六句诗在形容此郎窑红之美。后两句诗意思宣德红釉最古老但"谁知皇祐德尤崇"称颂他祖父康熙创烧的郎窑红更胜一筹。郞窑红是康熙皇帝令郎廷極創烧。这首诗乾隆皇帝表达对郎窑红的喜爱、赞美及对他祖父康熙的敬佩,溢于言表。 

粉彩描金花卉碗 乾隆官窑

口径14.5公分,高6公分。

      直口、深腹、圈足,白地粉彩碗,形制规整,外壁四面如意形描金开光於缠枝花卉之中。四如意开光之中花卉缤纷色彩美艳,它精湛的工艺,华丽高贵的气度。皇家风范让今人惊叹,但是这仅是皇家吃饭的器皿而己。重点是碗底的款识"乾隆九年内發造節令膳盌原樣存廠記",此应为乾隆官窑存樣描金粉彩瓷器碗。在资料查询中见国内一件同样款识的蕉叶纹碗。

乾隆御制禄地洋彩描金转心瓶 "大清乾隆年制"红款

高43公分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红款洋彩转心套瓶,由底座两层,珊瑚红描金蝙蝠云纹内瓶,四面透雕蝠寿纹飾的灯笼形外罩及瓶颈等你五个部分组成。极尽精巧,严丝合缝,吻合制作而成。瓶颈、内瓶可一起转动, 能透过透雕窗见珊瑚红內景。呈现一幅福寿绵长,吉祥如意的乾隆盛世景象。此瓶运用进口洋彩(即珐琅彩绘於瓷器),以针尖刻划精妙细微的西番莲纹结合洋菊等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宫廷如意云头纹、蕉叶、挂缀璎珞串珠连磬祥蝠等宫廷制式相结合。其色彩艳丽,画工精湛,纵然满飾繁密,却井然见序。而且均用金粉勾勒纹飾边缘及口沿底足,可见规格之高。此件华美的乾隆皇帝宫廷御用杰作,只能用"巧夺天工"之美来比拟。乾隆皇帝的督陶官唐英的独特創烧的转心瓶是我们"青樾居"收藏的清代瓷器中最美的一件。

      转心瓶为乾隆督陶官唐英所創烧。清宫档案记载唐英在秦折中称:"奴才又新拟得夾层玲珑交泰瓶共九种,请慕折送交呈进。其新拟各种系奴才悬昧之見,自行拟造,恐未合适。且工料不无过费,故未敢多造。伏祈呈上教导改正,以便欽遵再行成对烧造。由于制作成本极高,复杂的工艺,艰难的烧制历程,损耗大,唯乾隆盛世的國力得以創烧,而绝后。故存世量罕,件件都是无价之宝。仔细品鉴真是美的享受!我们在美国拍中卖拍得。今后将寻找机会以实物展示品鉴。此件同样为英国外交官 J.B. Affleck 旧藏,他是1905年-1910年英国驻华使馆外交官,曾帮助英国收藏界寻找中国古董。他个人的旧藏路份确实非常之高。

描金洋彩绿地转心瓶 (續) 大清乾隆年制

高43公分,腹径19.5公分。

      转心瓶为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所創制,造型新颖奇巧,工艺水平极为高超,通过子母榫全卯结构,分体单烧再组合,也是乾隆朝独有的御窑登峰造极的代表作品。此件"青樾居"藏品由五套件组成之洋彩转心瓶是工艺最复杂的一种:底层由两盘叠加组合。十六花瓣形底坐,配蕉叶纹端庄而华美。之上叠加另一盘,见西莲花卉及洛可可艺术边飾,精美大气。重点是盘中设计的鸡心凸将与珊瑚红描金蝙蝠云纹之转心凹底卯合转动。外套四面透雕之蝠、寿缕空之灯笼状瓶体。可窥见瓶心中转动的蝠云,套上瓶颈之后可以自由转动。设计奇巧之极,工艺上也可誉为"巧夺天工"。这等民间不得一见之物,使我们也大开眼界。从传承脉路上看,记录是晚清时期英国驻华外交官J.B. Affleck旧藏。这也是我们敢於在知识与实物见识上经验匮乏之时憑机遇收藏的重要原因。此器保存状况极佳,在极坚细白瓷胎上留下细微磨转痕及圈足的古旧风化磨蝕痕及描金口沿的稍许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