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展页:高古玉器 - 人(神)圆雕 -2

青白玉文官俑一对 秦

高27公分,26.2公分。宽8.6公分,12.3公分。

      青白玉质,己严重受沁,呈点片状,层层叠叠白色、黃土色、黑色及鸡骨白的灰皮…。呈光亮润滑风化皮壳,透光処能见靑白玉质。年代赋予古朴的美。 上家研究为秦代遗物,追此线索展开学习。参考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泥质灰陶作品,可见头顶挽髻,髻偏右方,双目前视,身着交领右衽長袍,勒带的武士俑。 "青樾居"文官玉俑有许多同一时代的风貌。偏右、偏左的发髻,头戴发㧜,交领右衽長衫,立领、曲膝、抄手、衣纹下垂,立姿傳神动感…特别是面部表情之生动,却各不相同。

      记得2010年,先生请好友Dr Andrew Weil参观世博会及专程到西安访问,由于他在美国医学领域地位很高,曾经两次上时代杂志封面,他的访问由法门寺老舘長韓金科親自陪同安排,(见图9当年Dr weil 与韓舘長,我们夫妇在西安的合影)自己沾光。见识很多对外不开放的珍品,而且可以上手,得以实物的学习机会,至今十分感恩!其间参观兵马俑时,解说到如此众多兵马俑、将军俑、文官俑⋯面容无一相同!我好奇的仔细逐𠆤观赏,的确看似相同却细部、神态、表情却各異。我也赞同秦代作品比较靠谱,这样精湛的园雕艺术作品,品味鉴赏是回味无穷的。

园雕白玉说唱俑

高12公分,宽5.5公分。

        白玉,透闪石和田白玉类,有黃色、赭色深入肌里有层次变化的沁色及絮状"飯糁"现像。久远的年代形成古旧的灰皮皮壳及包漿。说唱俑头戴瓜皮帽,身着右祍長袖朿腰長衫,左手托鼓,右手握鼓槌,扭腰曲膝呈蹲姿。足登翘头靴,伸長的卷舌,灰谐的神态,似正欲击鼓说唱故事呢!从任何角度看都活灵活现,显示汉代玉雕琢艺术的高超水平。见舘藏东汉时期陶制撫琴俑及说唱俑,更具古朴民间说唱俑风格。而精良的白玉琢刻的说唱俑衣着正式,猜测为应汉代宫庭陈设之器。

青玉乐舞人扣飾一对

此对青玉乐午扣飾各宽18.5公分,高11.8公分。

       滇文化作品。,在古旧的灰皮之下有点、片状褐、黑沁色。人物面目生动(張口吐舌,小眼园睁忘情状),脚踏巨蟒(图4),巨蟒口銜午者脚踝(图8),衣着汉代开襟衫,头戴瓜皮小帽…己是中原风格,参考图9西汉銅鎏金乐舞扣飾,现藏云南省博物馆,午者为西人面相,着原始短裙,腰挎長刀、足踏巨蟒,双手持盘,昂首曲身⋯定为西汉时期滇文化作品。""青樾居"玉扣飾应为当时玉倣青铜的作品。(战汉时期玉倣同时代㲺器、青銅器舘藏品也有很多),此对扣飾为东汉左右时期倣西汉铜鎏金午人扣飾可以说得通。此件青玉镂空园雕午人作品琢磨所耗时日及工艺的绝顶,人物的古朴神韵叹为观止,慢慢品鉴。

白玉羽人骑马

長10公分,高6.5公分。

      为上品白玉籽料,温润细腻,半透明状,呈柔和玻璃光泽,有白、黄、褐层层沁色及白棉状包容物,皮壳熟旧。羽人带翅,仰首望天,五官欢愉,双手握绳蹲坐於马背,马儿安静逍遥坐姿,眼神温顺。琢游丝毛雕腿毛、尾鬃精细生动,线条流畅丰满,非常写实生动,是一件精美古朴的仿生玉雕作品,似汉晩期作品。

青玉羽人奔马

長12.8公分,高8.3公分。

      上品青色玉质,细密油润呈玻璃光泽,有灰皮及点片状浅褐沁色,皮壳古旧。 羽人骑马戴冠,身着羽翅状短衣(造型与现藏咸阳博物馆的"玉羽人奔马"相近)。羽人一手扶马颈,一手持尖矛,仰首瞇目呈奔腾状(形制与战汉漆器上羽人类似),長角天马張口吼呌,双眼烔烔,鼻孔翕張,四蹄腾云⋯气势憾动,誉为艺术𤇍作不为过。参考图長寿宫"遗址出土的"玉羽人奔马"如果说为西汉时期或再早点年代的物件也合情理。曾到陜西咸阳上手过实物,印象深刻!

玉人物园雕座器 汉代

高9.6公分。

      由上品白玉琢成,玉质细密温润呈玻璃光皮壳。历尽千年以上的周围环境介质对玉器的浸润,呈现不同层次的线、点、片状棗皮红沁色。为历尽年月滄桑的玉器造就了无以伦比的沁色之美。这也是收藏者的追寻。(参考图为舘藏东汉盘坐西域人像,棗皮红沁色)。

      此玉人,双脚曲膝跪姿,左右手呈托举状,其右掌呈园筒状,似座器托物的插头。头戴三角花冠,着斜襟汉服,長高鼻,小眼晴具西域人面目。舘藏及大拍卖行出现的说唱俑、盘坐人,多为东汉时期西人面相,(见参考图),是汉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历史的見证。,舘藏座器多是成对的。 汉代园雕多为小件,但工艺、刀法、造型、纹飾及沁色都蕴藏着高古玉的"神韵",介玉沙的卯刀痕有汉八刀的风格,力度挺拔遒劲,是明清及现代刀法工艺无法比肩的。

参考图

白玉园雕武士一对

高各10.6、10公分,宽各4-3.8公分左右,厚各2、1.8公分左右。

      上等和田仔料羊脂玉般洁白细腻。在光照下呈黄白色宝光四溢的效果,如同田黄石。枣皮红、朱砂红沁色层层沁入,美不胜收。皮壳老旧呈玻璃光泽,游丝雕工断续却遒劲,见琢工边缘的剥蝕风化。浅浮雕五官精细体现了庄重,粛穆,威严,恭敬的表情。武士双手持長刀,头戴盔,身披甲,不容侵犯状,真实、生动、傳神极具艺术魅力,真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写照。琢工集圆雕、透雕、浅浮雕、缕空雕、游丝雕於一身,精细入微。琢制工艺是明清件或民间工艺不能企及的。横向对照秦时兵馬俑,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玩收藏,重在欣赏古代艺术品的精美,体验中华文化文明的伟大。

片状小玉人 东汉

長各5-6公分,厚0.4-0.5公分左右。

      玉质为上品緻密的和田黄玉,有些呈黄白、黄青色。玉面滑润,皮壳现柔和宝光,见风化灰皮及浸色,有部份能见鸡骨白。琢工简洁似汉八刀的运用,见解玉砂慢琢痕如:卯刀痕,平地打涯痕,边缘的拉面丝痕等。极优良的玉质才能在如此薄片上琢刻。"青樾居"收藏有95片,均为一面雕,内容极丰富。有练动功形,五禽戏起源於东汉末年,其创编者为华佗,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有格斗形,有劳作形,有猎射形⋯每一件呈现出的动感,精气神,牢牢的吸引着眼球。

      "青樾居"多年来对这些小玉片进行欣赏及查找资料,仅见到有确切出处的玉片状舞人之类,均为单件为主。后来在王文浩先生的慧收藏节目中介绍了天津古玉收藏家王秉仁先生所藏的44件小片状玉人与"青樾居"藏品类同。听了王文浩先生的展示及解说,得到深入的指点,他说此44件藏品,在國内是首见,认为是用玉器造型來记录历史。造型留下的是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影像般的资料,如汉代的健身术、五禽戏、八段錦及汉代的服饰、舞蹈、生活场景⋯等。其文化、历史、经济价值不容小觑,值得深入的整理及研究。他也认为是东汉时期的作品比较靠谱。王文浩先生是非常资深的古玉收藏家鉴赏家,几年前在网上見慧收藏节目,己学习了多年,虽从未谋面但敬重他的专业素养,以简洁的语言直击高古玉鉴赏要点,我们海外收藏者有幸能够在网上找到这样的教学是幸运的。同时也从节目中得以见识國内真正收藏大家的谦和、低调、学习的精神及精彩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