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展页:高古玉器 - 卮 (杯)- 2
玉角形杯 汉代
高13.6公分,口径5-8公分,口缘厚0.2公分左右。
温润致密青白玉质,透闪石和田玉性质。见深浅褐、棗皮红、点片状黑…沁色丰富。有咎裂紋,见裂紋色沁及自然愈合的历史痕迹。杯掏膛很簿且厚薄不均,底部有管鉆痕迹为古代琢工遗留,皮壳呈现柔和玻璃光泽。 角杯呈站立状,杯口椭园上突呈流状卷口,杯由整玉雕琢而成。附图为南越王博物馆藏卧状角杯。 杯外𤩹飾满纹飾,与卷口相对是一高浮雕兽首、鸟翅、兽足神兽,昂首挺胸,须下銜一活環,長翅伸長呈几何云纹贴於杯𤩹,双足站立於螭龙背上,呈现战國时期楚文化風范。杯身在如意纹地上高浮雕四只螭龙盘旋於上,螭龙弓身卷曲,还有螭龙身躯穿插出入杯体。极具張力,似在游动。⋯仔细观赏可以啟发无穷的想象。 整体设计巧妙新颖,纹饰繁缛,集园雕、透雕、浮雕、阴刻于一身。与附图舘藏玉卮有共性。精到极细微部的琢工(细微部分辨真伪也是许多知名大藏家的共识,最能体现近现代工匠不能企及的功力),可以说体现了高古玉雕王家作坊工艺的最高水平。
螭凤纹玉杯
高12.5公分,口径7.1公分,底径5.3公分,器口厚0.4公分左右。
此杯为整玉琢成,杯身园形平口细腰(遗存的楚文化风格?便于手握),喇叭形园座足,足㡳内凹,杯𤩹及㡳座均厚薄不均(人工细琢的遗迹)。通杯呈黃、褐、深浅棗皮红沁色,多处咎裂纹见沁门及色沁路纹,灯光下更清𥇦,而且透过皮壳沁色非常迷人。开窗処及高浮雕螭龙呈现温润细密的原青白玉质。是一件古老而精美的历史遗存。 玉杯一侧为高浮雕螭龙,身姿矫健盘踞於玉杯一侧。螭龙琢刻十分细致,以此为据参照"中国古玉器图典"古方主编290页对古代螭紋的相关知识:螭纹是战國至汉魏六朝玉器装饰纹样⋯汉代螭纹大体分两种形式,一种螎首似虎形,方形或梯形脸,平咀,园耳朵,眼呈圆形或方园形,鼻形有直鼻或大蒜鼻,耳有元宝形…。螭纹形制细节类同,较附合汉代纹飾特征。杯𤩹上浅浮雕一凤鸟,及两螭龙游动穿行於玉杯如意纹之中,构思奇巧,想象力神奇,琢磨工艺精到。细观螭纹耳形外伸下搭似哈巴狗,在资料上定位为西汉晚期螭之耳形(图中文字为资料上对舘藏品的总结),综上所述,此杯为西汉晚期王家陈设器比较合乎舘藏资料。其间游丝毛雕的螭须、毛爪等等无不体现汉代琢玉特征。
高19公分,口径5.8-7.5公分,口沿厚0.3-0.5公分。
玉质温润致密青白色和田料。有深、浅不同层次的褐色沁及点状黑色沁、片状云雾状白色灰沁,见风化剥蝕的皮壳…,古朴熟旧之风韵,慢赏、慢品、慢盘玩,隨意境久远的历史脚步探究是学习中华文化文明史很有吸引力的过程。
此青白玉角杯为整塊和田青玉琢成,资料查询是古代帝王显贵独享的飮酒器,广东南越王博物馆藏一件汉代玉角杯,被评为國家特级文物,列为国家禁止出國展览的64件文物之一。 此件玉角杯深腹、唇口外卷,杯腹掏膛深薄且规整,口沿厚薄不均,内见拉丝痕、解玉沙慢慢琢留下不规则的线纹,制作的难度及所耗日时今人难以想向。杯身镂空浮雕三尾螭龙,其两尾穿璧而过,三螭龙盘旋於杯璧,灵动的生命活力也是汉代玉雕中的𤇍作也是后世作品不能企及的高度。其间浅浮雕兽面纹,凤纹,尖咀螭首凤身…这也是远古的艺术想象力及琢刻技艺精湛杰作。玉角杯之底座呈绞丝状廻旋,近叉端分成两大卷云形与舘藏标准器靠谱。其间如意纹与凤尾纹补白⋯此器集园雕、镂空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于一身,层次分明,佈局巧妙,真的是难得之物。80年代,祖国大地大开发时面世众多古代深埋几千年的宝物,海外藏家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長12公分左右,宽6.5公分左右,高12.2公分左右,口径7.5公分左右。
此杯由整块温润致密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有深浅褐色沁色,強光下部分沁色深入肌里呈鸡骨白状,见灰皮及风化剥蚀的皮壳。古旧的皮壳包浆厚重。玉杯形制奇美,玉杯之底为伏地兽首,張口吐舌吼叫状。兽身似龙身两股凸雕绞丝纹尾翻卷盘旋托住玉杯。玉杯开膛规整深腹内收。虽然杯口厚薄梢有不匀,园度不正,杯沿见解玉沙慢琢不规则细线纹及灰沁剥蝕。当年的工艺难度难以想象。杯口沿上下琢凸弦四道,之间减地浮雕几何形状勾连云纹。杯正面兽首凸雕绞丝纹双耳,其间精琢浅地浮雕如意纹及威武兽面…。杯另一侧园雕一丰乳展翅神兽,蹲於龙尾之上,匪夷所思的神兽,可以在汉魏六朝玉雕神兽的舘藏品中寻到同年代借鉴。
此杯玉质上层,设计巧妙神奇,纹飾繁缛,集园雕、透雕、浮雕、阴刻于一身。琢工遒劲,精湛至细部。古老玉雕细细品赏可见其艺术构思动人心魄之美,古朴之美,沁色皮壳之美,以及精湛解玉沙琢工之活力。感受到高古玉的"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现代工艺不能望其项背"之美誉,真是我们玩古玉者的内心真实写照。
通高10.4公分,口径5.5公分,足径4.2公分。
和田青白玉质 (见开窗处原玉),器表部分呈现坩黄点状灰皮,见风化剥蚀痕及介玉沙慢琢不规律细痕、拉丝痕等,在杯底清晰可见。整器沁色丰富而艳丽,枣皮红、朱砂红、褐红、层叠交融深入肌里。在強光下更显彩色缤纷,如经时日盘玩将会呈现更意想不到的宝光美色。是收藏高古玉者的追求至爱,可谓恒古至今独一份的美的追求与享受。是这对杯子让我们百玩不厌爱不择手的重要原因吧。
此对玉杯为子母扣合盖。盖面弧凸,中心高浮雕柿蒂纹捉手。盖面各浅浮雕三组凤形如意纹非常精美,与汉代舘藏古玉卮同一格式。杯掏膛直桶深腹。座为束腰鼓墩形。鋬耳为羽尾上下出廓环状。与杯的另一面浮雕勾喙朱雀两羽向后舒卷,双爪踏杯,水滴眼及勾缘,构成一组巧妙新頴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华玉雕的最高水平。其琢工古老精湛,其卯刀痕及断续慢琢遒劲却连续,不规则中可见生命活力。琢刻的减地如意纹、凤首纹、游丝毛雕⋯放大细观精到至细微部。从收藏年代及出处看,海外藏家认为是80年代,祖国大地大开发之历史特别时期,与大量深藏之古物一起流入海外的。
高17.6公分,口径7.2公分左右,底径5.5公分左右。
和田青白玉,玉质细腻润滑带点状白色沁及褐色沁。也可能杯中所存液体留色,玉皮壳呈润亮玻离光。銅框及杯形古朴,形制与南京博物院藏西汉早期玉杯相象。铜框呈现层叠牢实的銅銹斑,也见遗存的銅框上的鎏金。杯腹镶嵌七塊長条形外微园弧玉片,杯下部镶嵌六塊橢园弧形玉片,与銅框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工艺之精到。从舘藏品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之銅框鑲玉巵,曾被数层织物缠裹,表明此物之珍贵。
此件玉杯被纽约古董商收藏几十年,一直保持生坑原貌,对于我们高古玉把玩欣赏派来说,没经消毒、提灰的高古玉物件很特殊,除非有极重要的文物,历史及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