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展页:高古玉器 - 玉佩与玉璜 

勾连云纹龙形玉佩一对 西汉装饰用玉

長10公分,寛6.5公分,厚0.5公分。

      白玉质地细腻温润,白色膜状灰皮之外呈玻璃光泽及深浅褐、灰、黑交融沁色,玉质熟旧。龙体呈"S"形,中部拱曲方正,張口露齿,長角分叉贴身向后拖曳,尾部变形为凤尾。龙身飾有隐起勾云纹,龙身外为出廓透雕变形云纹。琢工刚劲流畅,精细至细微部,造型别致极精美,体现汉代登峰造极的玉雕艺术及創造力。 与江苏徐州博物馆"勾连云纹龙形玉佩"形制纹飾雷同。

銘文玉佩一对   东汉左右时期

銘文玉佩一对   东汉左右时期

長8.7公分,宽6.2公分,厚0.5公分左右。

      玉质为上品和田黄玉,细密滑润现玻璃光泽。见风化麻沙状皮壳。有浅褐、黑点状、白棉状沁色及灰皮,特别黑沁似深出自肌里。此对玉佩双面透雕,重要的是佩中央各琢刻"長樂""未央"銘文。据资料记载为汉代最著名的两个皇宫名称。 此对玉佩中央各透雕"長樂"和"未央"每字每划中央凹琢字形线,精到之极(图片,参考山东青州博物馆藏"宜子孙"出廓銘文璧,同样铭纹笔画线中阴刻线纹。佩下端为兽面,臣字眼、如意卷云鼻。佩上端为翘唇双龙背向盘旋,左右两侧,两对螭龙、两对鳯鳥扭曲盘旋,似龙飞鳯之状。眼、目、耳、喙,琢刻精到傳神,其网格纹。游丝毛雕纹汉代典型工艺体现羽鳞动感…其线条遒劲流𣈱,构思巧妙,精美罕见,是汉代皇家风范的作品,汉宫中装飾用玉吧!

谷纹龙铭文玉佩三枚   战汉时期

谷纹龙铭文玉佩三枚   战汉时期

高5公分,宽9.1公分,厚0.5公分。

      和田黃玉制作,玉质极佳,细腻滑润,呈玻璃光泽。有深、浅褐色,片、点状黑、灰色沁(图6、8)及灰皮构成精美熟旧的皮壳。 此玉佩三枚组合成"宜子孫"铭文吉祥语。玉佩双面雕琢,连体回望双龙首,長独角,水滴形眼,卷翹鼻、唇,張口吼叫状,弓背,龙身减地浮雕谷纹,排列有序,谷纹尾灵动的旋转於不同方向。龙驱体下透雕銘文"宜""子""孫"…精美丰富的文飾组合,独一无二的构思,精湛、遒劲的琢工,呈现皇家风范,是宫庭装饰用玉。图9为故宫博物院藏"谷纹龙虎玉佩"可作为同一时代的考证。

"建元"年款玉佩

 長6.6公分,宽4.2公分。

      "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公元前140年一公元前135年,共使用六年时间)。 玉佩上端双龙护宝瓶,宝瓶之下缕空雕琢"建元",玉佩下端双凤背向凤冠齐托"建元"年号。体现汉武大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此佩工艺之精至细微部,体现宫庭作坊治玉的最高水平,皮壳熟旧,沁色更添古朴之美。

龙凤玉璜一对 战國时期

各長12.8公分,径8.5公分。

      青白玉质,半透明温润光泽,点膜状白斑皮壳及灰、白、褐、绿呈点片状丰富沁色(绿色可能是附着物),皮壳熟旧,似生坑玉件。 璜两端为龙首,独角,如意卷鼻水滴形眼,璜身碾琢凸起谷纹,飽满旋动,顶端为透雕伏卧回首凤鸟,翅翼向后卷曲伏於璜顶,璜中部一龙一凤缠绕腾飞状(图6)⋯为双面雕琢。双璜组合成出廊璧。其构图新颖罕见,造型精美,琢工极精良。有古方先生英文鉴定证书13034。

汉代鸡心佩(幉形玉佩)一组

汉代鸡心佩(幉形玉佩)一组

      虽然有明确出処的舘藏品众多(参照图),但"青樾居"所藏多为和田玉类极佳仔儿料琢成,有些呈现缤纷多彩的沁色,有些极少沁斑,这也是大自然的造化,今人说不清,更不可为之。如果靜观细部其形制、刀法、艺术造诣是古代匠人赋予了古玉灵魂,也是今人望尘莫及的。 韘是古代射箭时戴于右拇指上勾弦的器物。鸡心佩就是由先秦韘演变而来的玉飾。两汉时期尤为精彩,既保持了先秦玉韘的孔和三角形出尖,而周围装饰丰富多样,有螭龙、凤纹、云纹,有在鸡心顶部附飾,也有在两侧附飾,纹飾多不对称,但均为双面雕。成对的很少,我们藏有好几对呢!

虎形玉佩一对 

虎形玉佩一对

長11公分,宽5公分。

      玉质白带青黄和田玉,扁平体,带白色灰皮及褐色、黑色深浅沁色,玻璃光皮売。虎作俯卧状,水滴状目园睜,張口,耳上扬,腿盘曲,肘部与足端琢刻呈鈎状爪,虎背凹状,尾下垂上卷。虎首、虎身阴线毛雕羽状、网格状细纹、巻云纹,尾部阴刻双勾线,背部边缘隐地突起阳线,刀法断续却刚劲流畅(战汉絶活),整器用透雕、剔地浅浮雕、阴阳线䓁技法,呈现出玉卧虎威猛、強健、充满活力。非常之赏心悦目的精美物件! 春秋战国晚期舘藏虎形佩较多,造型各异,纹飾丰富,如哈佛大学福格博物舘藏一对战國玉虎佩(见图八,九)据说出自金村,"青樾居"收藏的此对虎佩与其极近似。另美国弗利尔艺术舘所藏战国虎形玉佩(见图七)也相近似。特别重要是细节对比。 最近2019春拍以2657万港币成交一件"东周黄玉虎形玉佩,長22公分,引起古玉收藏界热議,见到几篇非常有见地的与确切出処舘藏品的高清细节对比,其刀法的软弱、稚嫩明显,本人受益非浅!古玉界进入下功夫学习考证的一股清流,我们也要学习。

参照图
参照图

玉司南佩一对    汉代

玉司南佩一对   汉代

長5公分,宽2.8公分。

      青白玉质,温润细腻,有黑、褐沁色,与灰皮钙化呈"桂花沁"(舘藏汉玉司南佩有此特征)及剝蝕。風化皮壳熟旧。 司南佩小巧玲珑,上面琢呈小勺形,下面为㡳盘,中部呈"工"字状,中间一横穿小孔为佩戴用。 司南佩是汉代一种形态特殊的形制,數量不多却很重要。司南本是我國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制成的指南仪器。古人仿司南之形,将实用器转变为随身佩戴之司南佩,用于避邪压胜。 参照图为台北故宫馆藏品。

神人神獸组合的玉佩   战国

      此佩双面透雕,玉质白色,半透明,温润光泽。通体有深浅褐色沁,及深褐色黑色云片状、点状沁色非常美丽的自然融合。 图案左右对称,双面透雕。左右是一对腾飞囬首曲身卷尾龙(见照片非常之灵动)左右底部各一弓身小螭龙,两旁各一人首鸟身神人(在战國楚文化㲺器紋飾的横向比较,其中羽人、怪獸、神人…在玉器的制作上宫庭工匠也是一脉相承),玉佩中部上下头部相对螭龙一对,抽象神秘的分叉卷尾造型,都构成非夷所思的神人神獸相组合的玉佩。顶端有孔为佩戴使用。此佩表面碾琢阴线纹、卷云纹、网格纹、几何纹、鳞片紋平地浮雕精美至细部,…特别是面部浅地浮雕出龙、螭、人的神彩和生命力. 其透雕技法之精湛,体现战國时期,中华文明史上玉雕之精粹。

      对比舘藏类似的"卷云纹龙形佩"河南叶县出土,为战国早期,形制一致,上手细赏更能体会战國时期王玉的巧夺天工之美,其当时玉器的制作难度,工匠所消耗的时日,及当时的珍贵程度我们收藏者应该深一步的进行学术上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