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展页:宋,辽,金,元 瓷器
宋瓷是全世界最好最美的瓷器,两宋时期有众多陶瓷生产区域,工艺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是中国历史上之最。 特别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鈞、定)的瓷器,美在器型,美在线条,美在釉色可餐…是全世界收藏家追逐的梦想。宋瓷之盛,盛在南北爭呜齐放,如耀州窑、磁州窑、越窑、龙泉窑、湖田窑⋯各有千秋,各领風骚。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之精华。表现了精气神韵内敛之美、极简至洁如画似诗之美。"艺精品高"是对宋瓷的高度极致的概括。宋瓷不仅有一种攝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更有超越艺术范畴的深刻文化内涵。 我们见过的高人点评,结合实物体验,有言之确切,名至实归之感。
"青樾居"最早收藏的是宋瓷。20多年前了,当时纽约老一代藏家都直言,明清瓷器是花花绿绿,认为玩宋瓷才是最高境界。我们从不理解到赞同也是在收藏的过程中長了见识,提高了学养,付了学费…眼界开阔了,眼光就慢慢改变了。 几十年来,我们有幸收藏到许多以宋为主的老窑瓷器。机遇的促成也是重要原因,例如早年的遗产拍卖処理,老藏家的成批转手,Dealer的压箱㡳货⋯等。特别是我们手中一批小件头的青釉瓷器,外国人统称"青瓷"他们的第二、第三代没兴趣了,也就出让了。它们确实很美,如果有高人帮助研究,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
1, 三件黑釉褐斑瓷器,也称鹧鸪斑
1), 黑釉褐斑提梁壶。
通高13.2公分,㡳径6.4公分。
园腹,绞索式提梁,矮圈足,足圈露胎,胎质灰白,坚细,修胎规矩带粘附细砂状,通体施黑釉,上潑撒浅褐色斑点,口沿圈足均有厚薄且不园。皮壳滑润,有毛孔状风化层。舘藏品中遼时期有众多提梁壶,为契丹民族风格(其中内蒙古乌蘭察布盟文物站一件绞索式提梁壶最为相似)。
2), 黑釉褐斑凈瓶(鹧鴣斑)
高19.3公分,㡳径6.6公分。
盘口细管,鼓腹园似球,肩一侧安酒杯式短流,外撇圈足,圈足较高露胎,胎坚细灰白,修胎到位。通体施黑釉,足心施釉留白一角,明显旋痕帚丝痕(图6,南宋定窑瓷特征),物件不太压手。(与唐高陵县文化馆藏品"白釉凈瓶"类似,时代的延续傳承至宋吧)。皮壳风化,口沿毛手,釉面滑润带缩釉点。器型精美,气度不凡。
3), 黑釉褐斑梅瓶
高18.8公分,口径2.8公分,底径6公分。
此瓶小口外翻,短颈丰肩园腹渐收,至底足前外撇,形制端庒秀美,婷婷玉立,圈足露胎,呈淡黄色,修足规矩,㡳心施黑釉,外洒褐斑,皮壳润滑有缩釉点。 此三件黑釉褐斑瓷器,在黑釉上潑撒的褐色斑点,称之为鹧鸪斑,与黒釉相辉映,似最美的羽毛,流光溢彩,斑斓绚丽,在阳光下更是美不胜收。这种瓷器是极罕有极珍贵的品种。宋遼时代。
2, 紫定剔花大碗 北宋
紫定剔花大碗 北宋
高8.6公分,口径 24.5公分,足径8.2公分。
此碗芒口,弧腹,矮圈足,圏足无釉露胎。胎质米黄坚细(击声清脆悠扬)碗㡳施釉留白,呈现不规则旋纹及刷丝痕迹。足㡳修胎规矩,包漿熟旧,典型宋定窑工艺。 碗外壁施醤紫釉,釉凝厚,色紫中闪紅,现桔皮状風化,強光下现深浅色泽及弦纹。碗内敷白色化桩土,再进行剔刻,剔除纹飾外圍部分,露出浅米色胎,然后罩上透明釉入窑燒制。参看故宫博物院藏"定窑剔花花鸟纹枕"介绍的燒制过程。此碗边缘芒口之下剔刻二道弦纹,之内剔刻一组盛开的荷花、莖叶缠繞⋯缐条酣畅流利,構图自然生动,刀法劲遒,构成生气映央,美不胜收的画面。 此碗有缩釉、黑斑及窑裂,芒口十分熟旧,碗壁厚薄不均及剔刻的手工留痕,均体现古老手工制作特征。紫定本来就遗存甚罕,且如此大件,如此精美之大碗只能说极罕见。参看定州市博物馆"定窑剔花牡丹纹枕"北宋作品,是同样的剔花工艺。
3,紫定剔花大碗之二 北宋
紫定剔花大碗之二 北宋
高8.6公分,口径24.1 ~ 24.2公分,足径8.1 ~ 8.2公分。
芒口,弧腹、矮圈足,圈足露胎,足㡳施釉留白,胎质坚硬(叩声清脆悠扬),修足规矩,碗㡳留白処呈现不规则旋纹及刷丝纹,色漿熟旧,为宋定窑之特征。碗外壁施醤紫釉,釉凝厚,碗口外缘积厚釉(与覆燒工艺相关),强光下呈现深浅色泽及弦紋胎。与前鉴赏之碗类同。 碗内敷白色化妝土后再进行剔刻,芒口之下两圈宽弦纹,碗内呈现一对仰首張口欢叫状的鸭儿,畅游於水波花草之中,划线劲遒流𣈱,精到至细部的剔刻精湛技艺,今人难以望其项背。此碗有芒口、窑粘、缩釉及黑点,熟旧的皮壳⋯北宋时期制作及年代留下了历史痕迹。
4,紫定剔花大碗之三 北宋
紫定剔花大碗之三 北宋
高8.5公分,口径24.2~24.3公分,底径8.4~8.3公分。
型制大小与前两件类同。芒口、坚细灰白胎、短圈足露胎、㡳心留白及呈现旋紋、刷丝纹等定窑特征⋯不累述。碗内一色米黄色釉。碗内工艺似胎骨上刻花卉之后再敷以闪黄釉烧制,故刻痕均在釉下呈现。芒口之下,两圈弦纹,碗中两大朵盛开莲花及缠枝叶、果环绕,構图华丽,纹飾柔媚悦目,是美不胜收的花㚏图。 器物上有润厚的包漿,碗外壁见风化似羽毛状细㾗,粗痕似涙痕,并见缩釉。碗内有黑、褐斑及缩釉,一层熟旧似膜的滑手皮壳,散发古旧气息。 三件大碗应为贡养器、陈设器比较合理,没有使用的痕迹。
5, 红绿彩梅瓶 宋辽
金代红绿彩梅瓶
高28.8公分,口径4.8公分,底径7.8公分。
此梅瓶胎灰白坚致,较粗,露胎处輪制痕跡清晰,圈足修胎规整,见似垫烧痕迹及風化破损,器表施乳白化妆釉,釉不及地,见古代工匠捉器蘸釉留下的指痕,古代磁州窑制作工艺特征。器口風化崩裂痕呈现毛手色圈,器表有缩釉皮壳熟旧。形制与舘藏辽金梅瓶一致小口丰肩鼓腹㡳收小。 梅瓶双面开光,以红、绿、金、墨彩绘莲花枝叶及类牡丹花枝叶,瓶肩部绘仰莲复瓣纹,其上下及㡳部绘4-5道红绿墨色弦纹,红绿色艳丽,大俗大雅,体现女真人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瓷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有本民族文化特征及审美所創造代表性的喜庆幸福热情奔放的红绿彩瓷器。
资料上看工匠以氧化鉄为呈色剂的"矾红""鉄红"用毛笔作画在1300度高温下烧制成的乳白釉器上,然后再用800度左右的低温再次入窑烧制而成。为中华民族彩瓷釉上彩及釉下彩组合烧制开先河,看似简单的作品,从练泥做胎到施釉绘画到烧成是相当复杂的一个过程。 此梅瓶画风挥洒自如,抽象写意与粗放写实组成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金代优秀的作品。
前藏家收藏多年多件,说存世量不多,深圳"望野书院"红绿彩瓷收藏颇丰,下次回國一定去欣赏学习。
6, 磁州窑双虎纹大梅瓶
磁州窑双虎大梅瓶
高58.7公分,口径6.2公分,底径12公分。
是我们收藏到众多梅瓶中最高大的一件,我们昵称它为"姚明瓶"。 画面表现两只猛虎博斗于林木之中,虎姿凶猛異常,生动有力,气势恢宏。施黑釉剔刻露灰白底胎化妆釉,刀锋简练刚劲流畅。多层次纹飾非常规范,上下刻俯、仰莲瓣纹各一周,底莲瓣纹之上为复瓣仰莲纹,中规中矩,在民窑中少见。口沿、皮壳风化剥蚀,年代久远的自然现象,底足斑剝。参照故宫博物院所藏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双虎形象类同,同为磁州窑系,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故宫此件定为國宝,不允许出国展览。
7,云龍纹梅瓶
8, 黑釉剔花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