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展页:高古玉器 - 礼器,陈设器

鹿鸟白玉香炉一对

高28公分,炉口径7.8公分左右,底径7.5公分左右。

      细密莹润的和田白玉制成,皮壳风化熟旧,呈玻璃光泽,深浅层层棗皮红沁色,灰皮之下呈现极美红沁。 形制似汉代青铜博山炉,在同时代横向不同材质器物的比较中找脉路,在历史考证中也常被运用。玉炉被一只仰头站立的鹿儿托起,鹿站立於莲瓣三突起菲梭座子之上。炉蓋上部琢莲瓣,之下琢四孔,四孔之间浅浮雕如意纹,顶上站立一尾羽上扬、鹰咀、双目炯炯之神鸟。炉体两侧各一鸟型耳,耳左右炉璧两侧各琢一长尾凤鸟,炉口沿浅浮雕绞丝绳纹,由精细游丝毛雕琢成,炉体中央各琢一兽面纹,炉蓋与炉体母子扣合,炉膛较薄,厚薄不均。 此炉形象生动,富于意趣盎然的古人想向力,如此大件,整玉琢成,其功力及难度非夷所思,真是精美!似汉代晩期,佛教傳入后的艺术𤇍作。

玉双神兽托香炉

玉双神兽托香炉

長22.5公分,宽7.2公分,高5.5公分

      青白透闪石玉料,玉质细腻、温润,呈现玻璃光泽皮壳包浆渾厚。有褐、黄、红层层交融沁色美艳且古朴。 两只神兽(避邪)於香炉两侧,昂首前视,头顶勾云卷角,尾分叉上卷,挺胸伏地双爪托炉…神奇生动的造型,兽、炉组合似与东汉时期佛教傳入后,非常受尊重,故出现如此精彩作品。单一玉避邪见陜西咸阻市博物馆(见附图)为西汉作品。

凸弦纹玉琮

高14公分,宽7.8公分。

      玉质细密厚重,为青绿色杂有白棉。有牛毛纹咎裂,皮壳斑驳及风化剥蚀,历经三千耒年的风风雨雨,同时呈现出黄、褐、棗皮红、灰白…色彩繽纷的沁色。天工造就的美玉。 王琮外方内圆,内圆孔两面对鑽琢磨而成,遗留台阶纹及慢琢解玉沙反复来回琢磨留下的弧形、不规则线状纹。琮外部呈方形,四面之中间开出竖槽,将每一平面一分为二,使四隔琢成各十三条弦纹,工艺似平地隐起,线条精致流畅,琢工不齐整规律却造就整体庄重华贵古朴的造型。认为是商代左右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重器。参照图为现藏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商晚期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

兽面纹兽足玉鼎一对

高15.2,15公分,口径10公分。

之一:

      此器呈点状及云雾状棗皮红、褐、白…沁色,及历经几千年的日时风化而呈现出如㲺器般的油润光泽的皮壳(见图1至图4)。皮壳之下呈现青白玉质及牛毛纹状、云纹状红、褐沁色(图5、6),古朴而美丽。

      高古玉雕仿青铜器的舘藏品极珍贵稀罕,最珍贵一件应属"玉兽面纹簋"出自殷墟妇好墓,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见图7、8)。用玉琢磨出如此大件,其难度及所费玉料和工时难以估计。使之成为极为珍贵的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为可靠的标准器。(國家文物局定级标准图例玉器卷图7、8给出的评价)。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外博物舘及收藏家有幸遇见精美的物件除了珍视与珍藏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沿此脉络去学习鉴赏,去伪存真,尽力做好傳承。 此对玉鼎进行过長时间的查询,我们认为应试着从横向相近时代的青铜鼎中去寻找脉络 (如汉代玉器说唱俑仿陶说唱俑,妇好珍玩玉兽面纹簋也是仿商代晚期青铜簋等等)。从资料查询到江西省博物馆收藏青铜"兽面纹虎足鼎"(见图9)其形制、纹飾、气势与我们的藏品极其雷同,可顺此路线进行探讨、学习和欣赏。

兽面纹兽足玉鼎一对 之二

        两鼎略有大小,其形制、纹飾完全相同。鼎立耳之上均伏一卧兽,長尾下垂,形神生动(图5),鼎厚方唇,园腹,掏膛深园,膛壁厚薄不匀,可见短長粗细不一琢磨痕跡,远古时代人工琢玉工具的遗留。扁园体兽足上卷呈三足鼎立状,足侧有臣字形突眼,扉棱状几何形凸雕为栏,飾几何双阴拟阳线。鼎腹飾三凸雕扉棱,两侧各一兽面纹,类似于插图,其为晚商玉兽面纹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其间飾以勾连廻纹、线纹,由双阴线碾琢,平地阳突,线条不甚规整,却刚劲似折鉄綫,特别转角处两条阴线对接见毛叉冲头,也见古老工具雕琢中下刀、收刀痕,及开孔拉丝痕⋯(见图4)这是商晚期琢玉的特征,先人不计日时刀刀琢磨的血心痕跡。此对玉鼎均为整玉雕琢而成,集园雕、镂空雕、浮雕於一身,全器造型端庄、精美、且气势非凡,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审美视觉的震撼。用商代晚期青铜器鼎(图8)来横向比较,其立耳卧兽,扁桃体圆体兽足及扉棱,腹部扉棱及兽面纹⋯可以想象到晚商时期,玉倣青銅器,也还附合玉倣青銅器的历史事实。 自身由于边学边鉴赏,知识的欠缺,难免粗陈鄙见。既然有幸收藏了,理应化时间去面对学习的乐趣。

青玉鸟形尊一对

其一,高11.6公分,長11.4公分。

其二, 高13公分,長12.7公分。

      青色玉质,有较大面积点,片状土咬及呈鳮骨白凹坑,有黑点状沁。土蝕比较严重,有点可惜,恰好也说出历经年月的留痕。 鸟尊为一对,略有大小 (高古成对园雕件似有雌雄之分),纹飾相同。鸟尊站立状,背有突起蓋,蓋口子母扣合,背部深掏膛,鸟尊双足站立,臀下设一支柱,同时期青铜鸭形尊等均如此型制。高古玉倣青銅在有确切出処的舘藏品中己确定。

      鸟尊器身比例匀称,鸟儿挺胸,园形眼,闭啄,直颈远视状,神形昂扬。胸部前一兽面,呈字眼拉長弯勾,与"中国古玉图典"中比较舘藏品,认为琢雕此类眼形似西周早期。鸟翅以弧直线塑形,以云雷纹表现细部,翅上琢一兽首。其余身体及背盖、尾部均琢直线 及雷纹及几何形勾连,为减地阳起线纹(两条双阴线"挤"出一条凸线,商周时期玉器的主体纹飾)琢工作刚劲有力 流畅。转折処未见毛叉,呈现西周风格的"斜刀"一面坡琢工,有琢刻刚柔相济的立体动感似行云流水的西周时期琢玉風格(分析来源於"中国古玉图典"古方主编)。 此对玉鸟尊工艺精到,古老琢工留下细密刷丝状琢痕,表现了今人难以想象功力。与同时期舘藏青铜器的横向考证(图8、9)其形制、纹飾、风格的一致性,也附合高古玉器仿青铜器的历史事实。

青玉蓋盒

高5公分,口径10.3公分

      青玉质,有灰黑点状、云雾状沁色及土咬蝕凹斑,皮壳熟旧。 此蓋盒园形,子母扣合,掏膛很薄,且厚薄不匀,有不规律细刷丝痕迹。盒蓋顶部一园形捉手,蓋面相对琢各一兽面,与盒身一对兽面相对应,盒身另一面琢变形人面纹,其余为双勾阴线减地突阳之雷纹,为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纹飾,同时期玉器上也有,纹飾刚劲生动。

      与前述鳥尊相比,兽面"臣"字眼呈晚商风格。图9摘自"中国古玉器图典"而不似鸟尊胸前之兽面纹"臣"字眼眼角线拉长弯勾,似西周时期风格,鸟尊与蓋盒似一组合器,想象盒子制作於晚商时期,在制成鸟尊时己进入周早期了,从远古时代制玉的难度及耗时上可以试着这样理解。

青白玉兽面觶

高20.8公分,口径7.5公分,足径7.4公分。

      此觶和田青白玉质,细密温润。有黑、白、褐点片状沁色,白化厚重灰皮,灰皮之下打光透红、褐沁色分外美丽。觶蓋有历经千年的浸蝕裂纹,随着时光的风化却又慢慢的融合仅留滑润的痕迹(在舘藏品研究中也有报道)整器皮壳熟旧,可见灰皮之下过度有序的色彩,器物自身在倾诉他的历史。

青白玉兽面纹觶。 之二:形制和纹饰的深入探讨

      此青白玉兽面觶,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四坡形盖,菌形鈕。(此形制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鸮纹觶"晚商青铜器形制上最为类似,上期载有照片。舘藏品明确记载有玉倣同时期青铜)蓋呈坡形,有各两个竖直齿状扉棱和云朵状扉棱,蓋顶蘑菇形鈕。觶腹部为四道竖直突起云朵状扉棱,兽面紋琢於扉棱左右,"臣"字眼,如意形卷鼻(商时期兽面特征纹飾),整器琢制方形雷纹、菱格纹、三角纹⋯均为双勾减地出阳线,(商代琢玉工法)图案刚劲挺拔,解玉沙手工琢痕如卯头刀㾗,拉𢇁痕呈现当时玉工的艰辛。觶的掏膛很薄,手可摸触到厚薄不均及不规则线痕。(这可是一个难以想向的艰难工程),此器工艺精绝,气宇非凡,应为皇家陈设器或礼器(而青铜器此类多为酒器、食用器等) 此类器物存世罕,舘藏更少,应该說是古玉重器,由于历史原因國外博物舘及藏家所收藏到的更应该仔细考证,诊视。 

黄玉双兽首衔环鋪首一对   汉  

通長各17.6公分,17.5公分。宽各8.6公分,8.5公分。厚3公分左右。重425克,405克。

      鋪首质地为透闪石细密的冻状黄玉,玉质温润,沉重坠手。此种玉质似未见于明清及现代玉雕中。查询得知,远古时代有众多透闪石玉料产地,如今许多矿源己绝。皮壳有白色灰皮,高古玉灰皮多为南方水坑经千年以上形成,水坑古玉一般保存完好。灰皮如薄膜无鈣化,玉器放入水中,灰皮会消失,透出原玉质地子,出水干燥之后,灰皮又重新浮现。此为极特殊的高古玉物理现象,双鋪首均有呈现。鋪首有少量褐点及钙化沁。 鋪首均为一面雕琢,背面仅配合完成正面纹飾,有如意纹及跪人背部等等。鋪首正面雕琢重叠两兽面,上兽面略小,顶部有一跪在如意坐垫之上的抄手园雕小人,小人安祥跪坐,五官端正,形象生动。两重叠兽面(参照的舘藏品中仅见单兽面銜环),双眼园凸,浮雕卷云纹長眉及兽角和竖耳,如意形鼻。下方兽面如意長鼻上卷呈方形銎孔,孔中銜一园环。 整器硕大、厚重,由一完整玉料雕琢而成。 此对鋪首集高浮雕、浅浮雕、园雕、鏤空雕、游丝雕⋯於一身,层层叠叠,每一细节均展现了准确把握高超的艺术构想及精湛的琢玉技艺。表现了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伟大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遗存。参考图为陝西茂陵博物馆藏"兽面纹玉铺首"一件,且銜环己缺失,定为國宝重器。记得2010年9月22日在法门寺博物館老館长韓金科安排下到茂陵博物馆参观由葛洪主任接待见过此物。

碧玉龙纹兽足卮

高26.2公分,口径12.2-12.3公分左右,底径12.2-12.3公分左右。

      玉质为深青色、坚细光润,光照下见深点状聚合,为碧玉结构的特点。表面有灰白、浅褐色沁色,有深入肌理的钙化状。古老介玉砂琢刻的工痕,见卯刀痕,皮壳的風化古旧⋯古老玉器不可复制的岁月痕迹。

      卮为园筒形、平沿,子母扣盖合。盖顶琢刻一盘旋透雕龙,龙水滴形凸眼,長须下垂,張口威武吼叫状。卮身三面各高浮雕吐舌回首兽一只,下方承三兽形足,其间减地浮雕兽面纹,极其精细傳神。卮上沿横向蕉叶纹,底沿为叶形几何纹,工整到位。整体造型奇巧新颕,非现代艺术构思可及。纹飾繁缛又精细入微,集园雕、透雕、浮雕、阴刻⋯於一身,体现者古代玉雕今人不可企及的高度。卮盖、体均为一塊整天玉琢成,掏膛及制作难度极大,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遗存,参考图为现藏湖北巢湖市博物馆玉卮,为西汉玉质容器。

碧玉鸟兽纹香炉

高29公分,宽18公分左右,口径7.9公分左右,底径9.3公分左右。

      青色碧玉,坚细润滑,有灰白及褐色点片状沁色,及深入肌理的钙化鸡骨白状一层氧化皮壳,光亮温润,显现年月的自然灵气之美。古老的介玉砂、手工拉丝琢出精细入微的游丝毛雕、透雕、园雕、掏膛等高超工艺。留下不规则,厚簿不均,及园形不正等等似是缺陷的形制,正是慢琢的手工工痕 。舘藏品中可找到同时代的器物特征和可匹配的图像及工艺。古朴的工艺造就了此炉之神韵。

      此熏炉分盖、体两部份。盖鈕为一只园雕勾喙带冠鸟,水滴园凸眼、双翅伸展交合於尾,双爪抓鈕伏於盖顶,神彩奕奕生动可爱。鈕之下羽状凸弦一周,之下为透雕莲瓣纹一周。盖扣合於炉体宽边之上,可以自由转动,扣合安稳,设计巧妙。炉体左右各一倒立变形凤双层鋬耳。鋬耳之间正中为呈字眼兽面纹。两边的凤鸟,鸟首为变形几何形。凤尾盘绕镂空的炉体。炉体出沿雕镂空凤尾形纹飾。底座呈喇叭口,浮雕凤、龙、蕉叶纹飾。底座上雕出沿莲瓣、蕉叶纹。如此复杂细致巧妙组合的纹飾,集园雕、透雕、浮雕、阴刻于一身。精雕细琢代表古代玉雕的最高水平,现代工艺不能望其项背。此炉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为陈设礼器。

黑碧玉炉

通高28公分,炉口径11.8公分左右,底往8.6公分左右。

      玉质不通透,墨黑如漆,细密如凝脂,温润且厚重,部分显现云雾状、点状绿色,带玻璃光泽也有精光内蕴的感觉。是和田玉中之黑碧玉类透闪石。皮壳呈风化桔皮纹,见不规则刷丝琢痕,平地打洼凸梭纹,棱不规则见洼面刷丝及弧形琢痕。游丝毛雕网格纹、莲瓣纹、勾连如意纹等等,卯刀痕断续、钢劲又流畅,具备高古玉汉代工艺特征。 此玉炉蓋体为子母扣合,炉体口径厚薄不匀,不成正园,虽然没有蓋体严丝合缝,却十分大气协调。蓋顶蕾形捉急手之下镂空琢刻四系,园形蓋体四周浅浮雕三凤鸟环绕。炉体两侧置蝉形环状鋬耳一对,炉体毛雕格纹、如意纹、卷云纹,园墩形足之上置镂空雕四系,墩子上细线琢连瓣纹一周。此炉构思巧妙,工艺复杂,集园雕、透雕、浮雕、阴刻于一身,十分精美,是气势很大的一件古玉作品,在同期青铜器中能见此形制。是一件难得一见的精美的陈设器。